已掉线,重新登录

首页 > 绿虎论坛 > 文学情感 > 转载 (发帖)

标题: 量化自我的价值

作者: @Ta

时间: 2013-11-05

点击: 1216

图片地址在染柒网,点击链接查看完美版:量化自我的价值
编者按:本文作者为春雨掌上医生CEO,前网易副总编辑张锐。

凯文·凯利是我的偶像,在我心中,他是数字时代的思想海盗,是手捧互联网水晶球的预言家。量化自我是凯文.凯利和加里.沃尔夫2007年提出的概念,指的是用实时测量或记录的方法,记录个人生活中的生命数据,例如饮食、运动、睡眠、情绪等等。
        
从去年开始,准确的说,是随着Google Glass的相关信息的披露,有关“可穿戴设备是下一个金矿”之类的说法大行其道,很热闹。这个说法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量化自我的概念。春雨作为中国的一家移动健康领域的参与公司,我被很多投资者、分析师建议加入可穿戴设备的热潮,但说实在的,我对舆论中的可穿戴设备大合唱有点小腹诽。
        
在维基百科中,量化自我被定义成一场“运动”,看我们身边,最先尝试可穿戴设备的小伙伴们,很少因为可穿戴设备给自己带来的“功能满足”兴奋,大多却因为可穿戴设备产生了酷、时尚、健康潮流的“身份满足”。这有点滑稽,可穿戴设备的消费心理有点类似于名牌——真正的价值,不是功能的,而是因为品牌而产生的身份自我认同。这种身份认同,随着时间流逝而收益锐减,这也可以解释,最先试水可穿戴设备的小伙伴们,很少有人能够坚持3个月的。
        
量化自我,如果为了展现一种“健康时尚”的生活方式,我想是本末倒置了。量化自我只是一种手段,最终,我们需要对量化自我产生的实时的、连续性的个人生活数据进行数据解析、从而进行数据干预,才会真正产生价值。拿目前最普及的慢跑数据举例,如果产品仅仅提供每天早上跑了10公里的路线图,价值是不足够的——除了能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“晒”价值。但如果我们能够对每次慢跑的时间、速度、心跳、卡路里等数据进行分析、解读,从而给出我们第二天更科学的减肥计划、耐力训练计划,我们对跑步的数据采集才真正“有用”。
       
量化自我是“数据采集—数据解析—数据干预”的“健康数据三部曲”第一步,是数据采集的手段之一。事实上,没有可穿戴设备,我们人工手动记录生命指征,也是量化自我的重要方式,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我们更低成本、连续、实时的记录数据而已。所以,我们那么多鲜花和讴歌献给可穿戴设备的市场,有点自作多情。相反,我想提出的是,在数据解析和数据干预这两大块,会催生出更大、更有想象激情的大市场。
       
量化自我是一个启动阀,打开的是自我健康管理的美丽新世界。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和意义。可穿戴设备是量化自我的手段,目前价值有限,未来,我们将之放在更全面的“健康数据三部曲”的大逻辑链中看待,可以别开生面。
        

除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,转载请注明: 文章来自 36氪
Iranqi.png

[隐藏样式|查看源码]


『回复列表(0|隐藏机器人聊天)』

帖子没有回复
回复需要登录

9月16日 06:01 星期二

本站由hu60wap6驱动

备案号: 京ICP备18041936号-1